强将强兵的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才让山海关在一个之前只会写折子的言官刘鸿,成为了一名实干家,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并且是出色的将领。
他这八千兵,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当地的辽东人口,本分继承了袁崇焕同志的理论,以辽人守辽土,很正常的。因为辽人已经几乎要无家可归了,他们被霸占了土地,成为流民,现在来当兵,没别的,就那股子仇恨就会让敌人喝一壶的。而凌云,虽然不是辽人,在当兵报名的时候,也是被当做流民来处理的。
记得明史里面也有个比较黑色幽默的记载,那就是明史里面的盛庸传。盛庸这个人也许并不广为人知。他是个比较悲催的将领,为了节省篇幅,咱们就不多说他了。只说一句,他是靖难之役中,很多次有机会把后来成为成祖的朱棣给干掉的人。或者,如果没有好心的建文帝那道圣旨,勿伤我叔。成组已经被他给干掉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明史盛庸传记是怎么说的呢。盛庸者,不知何许人也!幽默吧,完全是个冷幽默,这个人简直就是个黑户。和他相比,凌云更是个小黑户了。
正常情况下,一个小黑户当兵,都是比较困难的,好不容易算是当上了兵了吧。该没事了吧。不,还得接着困难。当兵都困难,更不要说当军官了。凌云辞官以前的官职,大致是个从四品衔。一般来说,如果换算成现在的职位级别来说,那应该是个相当了不得的事情。从四品,当兵几个月就干到了从四品,难道这样的提拨速度不是坐着火箭外加直升飞机上去的吗!
从四品的职位衔级,用现在的话说,是副厅级行政级别。如果换做武职的话,大概也得是个上校到大校之间,大致是正团副师之类的级别。难以想象吧,换在今天的话,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新兵,当兵不满一年,就副师级干部了,这不是开了国际玩笑吗。但是在几百年前的大明朝,这样的事情实实在在发生了,这个奇迹的缔造者是凌云,然而帮助他缔造这个奇迹的,却是刘鸿。
刘鸿的确是个知人善任的好上司,凌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