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万只,一时苏州各大河流上,船只如布,密密麻麻,刚刚改革后的市舶司竟在这一个月的功夫,收取税收多达九千两,算上其他各行各业,从八月到九月一个月的功夫,竟为苏州府衙创收了两万两的白银,算是苏州从大明开国以来头一遭,事实上这一个月丰富了可不仅仅是苏州府衙,苏州的各大小商小贩也狠很赚了一把,十几日的的宴会,人数天天爆满,还有各地涌入苏州的客商,大大刺激的苏州消费水平,造成了但凡肯出来做买卖,就能赚大把银子的局面。
据锦衣卫打探,最高纪录是苏州一千多小商小贩,平均每日赚取白银五两,就算最不济的时候也有三两好赚,也就是说在这一个月的功夫里,苏州最不济的小商也赚了白银上千两,这样的数字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对于这一切,小商小贩自是欢喜,大把大把的银子,让他们将这一切功劳归功于九大红顶商,他们越发相信在九大红顶商的带领下,他们的规模还会更大,赚取的银两还会更多,所以在这半个月的功夫里,他们对何时并入九大商家的愿望越发迫切,其中不少心急的商贩没少去巡抚衙门寻巡抚大人提起此事。
只可惜,巡抚大人似忘记了这事儿一般,嘴上说答应,却迟迟不见进展,以抽不开身作为推脱,起先商贩认为这是巡抚大人敷衍之言,但很快他们发现杨大人说的是实在话,他的确很忙,忙着与香坠儿把话家常,对这样一段香艳的趣事,苏州并不陌生,甚至有些羡慕,这几日也不知是哪儿无聊的说书人,竟将这一段韵事,加以润色,愣是弄出了一个三笑留情,说是杨大人率领众人进入佛堂,眼看佛座慈眉善目,一向乐善好施的杨大人也随着屈膝跪在那一堆女眷之中,却不想人群里就有香坠儿,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一绢帕遗在地上,被杨大人拾得。当杨大人一家人来到虎丘游玩时,杨大人又在一山石旁又遇到香坠儿,便将绢帕还给她,香坠儿拿着绢帕看着杨大人,嫣然一笑,当杨大人一行游罢虎丘回到船上时,杨大人也雇来一条小船相随。那香坠儿也一路追随,当船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