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繁多。细色一百三十余种﹐粗色约九十种﹐共两百二十余种﹐主要是香料﹑药材﹑布匹﹑宝物等。经市舶司允许出口的货物有纺织品﹑陶瓷器﹑日常生活用品等。海外贸易的开展让鞑子很是赚了一笔,可你看看我大明,西洋都下了六次,市舶司倒也开了不少,贸易也不是没有,可获得好处却微乎其微,士农工商不能从中获取好处不说,就连朝廷也难以获利,没了利益的驱使,天下人也没人理会,西洋停止的八年,你看看往日的市舶司哪一个不是停的停,勉强没停下的也多半是半死不活的,这样的市舶司难以让咱家放心啊?”
杨峥恩了声,道:“这的确是一大弊端,公公以天下为利避免西洋之行不至于人亡政息的局面,那么市舶司就是这条纽带,没了市舶司士农工商、朝廷都难以获取这个利益,达不到利益均沾,西洋之行只怕还是走原先的老路,走一次少一次?”
郑和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杨峥,道:“这还只是其中之一,更大的原因还在于商业啊?”
“商?”这一下杨峥有些迷惑的看了看郑和。
郑和点了点头道:“正是商业。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但却是天下利益的所在,西洋之行无论是朝贡贸易也好,自由贸易也罢,说到底是为了一个商利,所以在这项贸易之中,商人对其影响最大,往日的下西洋因朝廷垄断,一家独大,天下商人难以竞争,自是对西洋之行恨之入骨,要说对西洋之行最不满的非但是那些文人,而是天下的商家,海上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可他们却看得吃不得,不眼红才怪呢?“
杨峥嗯了声,表示赞同,要说大明的商人一直处于夹缝之中成长,先是洪武爷重农抑商,好不容易盼来了永乐爷,这位爷要做的事情太多,需要银子的地方也不少,而海上算是他眼里的金山了,海禁算是开了,可这位老人家对海上的占有欲太强了,愣是派出了大明的无敌舰队,先后出海六次,获取了不少好处,虽说朝廷也没禁止商人下海,可无论是规模,还是安全上,甚至与西洋诸国的交往上都不如郑和的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