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若是人数太少而粮食太多,价格势必会一跌再跌了,那样一来他们除了抱头痛哭之外,再无他法。
而在这短短两日功夫,随着百姓购买的粮食的人数不断减少,苏州阊门之地出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奇观,往日是百姓挨家挨户的求着各大米商卖出粮食,好造福子孙,各大米商不是置之不理,便是大声呵斥,甚至不少人干脆放出恶狗撕咬,可谓是恶毒至极,如今才半年的功夫,位置互换变成了那些米商舔着脸,弓着身子,陪着笑脸一个个的将百姓迎进门,好言好语的伺候着,与当日的恶犬相迎可谓是天壤之别了,真是应了那句三十河东四十西。为人莫作千年计,三十河东四十西。出自重订增广?“
然而即便如此,粮食的价格并未如他们所愿,随着彭家米店的加入,十六家米商的大规模的卖出粮食,沈家也积极响应,还有各大名不见经传的小米商的吆喝,短短两日的功夫,苏州已卖出了足足七百万石的粮食,也就是说苏州的粮食已达到了饱和的局面,半年前买不到粮食的百姓,在这两日的功夫足足有了让他们吃上半年的粮食,这让他们对粮食的恐慌大大降低,况且巡抚大人,况大人承诺吃低价粮食的话儿还历历在耳,因此拜托了恐慌的百姓购买的粮食少之又少,这样局面可急坏了其他的米商,他们因在这件事上慢了半拍,少了那一晚上的酝酿,等第二日一早打开店铺的大门开始出售粮食时,价格已从二两跌到了一两八钱,足够保本的价格,到第三日米价竟跌到了一两四钱,这个价钱引起了各家掌柜都极度不满,怎么能是一两四钱呢!别说保本了,若以这个价格出售,不算他们半年囤积的功夫,就是当初收购的米价就要足足折本一半!这买卖自是做不下去?“
所以在今日一早,苏州各大小米商的掌柜都集聚了起来,以东头的朱家米行的掌故作为代表同业寻巡抚大人找个说法。
对此要求,巡抚大人倒也没拒绝,让人将他们请了进来,泡上了茶汤,开始说话。
朱家米商这次损失银子足足有五百两,若米价再继续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