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儿虽有拍马屁之嫌,但本官听着舒服,权当是你对我的赞扬了,我勉强接受吧?”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众人听得有趣跟着大笑不止。
沈家书房,一灯如豆。
沈老爷子端坐在书案旁,正低头诵读一卷长轴,昏黄的灯光映出长轴卷首上的几个大字《三十六计》,这书是一本兵书,原先流传南北朝按,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大明建立后,不少好兵法者,便加以收集整理,按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因计谋太过奇特与兵法大有好处,所以这书成书之后,顿时成了奇货可居的好东西,无论是王侯公孙,还是帝王将相,莫不是人手一本,沈老爷子本对兵书没什么好感,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个书生手中购买了这则长轴,经过书生指点,细细看了一下,竟发现这三十六计,许多非但可以用于兵法,甚至用于商场也不错,如此惊奇的发现,沈老爷子自是惊喜万分,从此以后除了精心研制陶朱公商训之外,还兼顾精读《三十六计》,多年研读下来,颇有些心得,偶尔用于商业之中,莫不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年每每遇到不可取胜的战况,他都会独自进入书房揣摩研究,然后依计而行,无不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今日陈家的背叛是他始料未及的,陈家的背叛,无疑是一举打破了他精心筹划的以战止战的计划,非但如此,今日这一番对峙,他相信想要再建立牢不可破关系,与姓杨的对抗,根本不可能,他们的性子他实在太清楚了,有人做初一,绝对有人做十五,所以寄希望与他们,无疑是自寻死路,与其被动,不如化被动为主动,自己来控制,而这一切无疑是需要计谋。
陈家囤积粮食一百多万石,按照他的推算,巡抚大人手中差不多掌握了将近五百万的粮食,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