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逍遥江山 > 1970章:瘦尽灯花又一宵

1970章:瘦尽灯花又一宵(3 / 5)

,加起来有数十种,这些也算是科举,不过能做官的却很少,有名的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提拔刘政、龙镡等六十四人为省布政、按察两使,不过那是洪武爷爷太生猛,大明的官儿经过他手中的屠刀,被杀得七七八八了,科举出身的官儿少得可怜,偌大大明朝出现一时官员短缺的局面,刘政、龙镡等六十四人为省布政、按察两使,说到底还是碰上了好时候。

永乐后,天下承平,科举也越来越完善,文人地位越来越高,想要做官,没有一个正途出身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所以监生也不吃香,真有些本事的人,多半不会去走这条路,久而久之监生也就成了那些豪门地主、王侯公孙家中读书不成,又想做官来此镀金的地方,到永乐后期渐渐不为文人所重视。相比监生,大明举荐就不值得一提了,这种法子最初也就是在洪武爷的时候最为实用,所以从大明开国之初,这种举荐制变化就很大,没有一定的章程,这里也不细说,但明史中还是记载了很多通过举荐为官的人,多是在龙凤的时候,如刘伯温、宋濂等人,大明实行科举制后,这种制度多是名存实亡,很少实用,所以想要通过举荐制在大明做官,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铨选是官吏选拔了,这其中的猫腻如何,傻子都知道,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后各代除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须赴吏部听候铨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大明延续前朝制度,这种铨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人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根本就实现不了做官的要求。

四种选官之中,杨峥既不是科举,也不是监生,更谈不上铨选,勉强能算的话,只能算举荐了,一个人在太平年月走举荐做到了当朝二品的大官,就是傻子也看得出此人不简单了。

“这还真不是说笑,要说这人的本事,还真让人敬佩,先不说他五千对抗弥勒教两万精锐,杭州一战一举荡

最新小说: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城南政北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东宫娇妾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替嫁太子妃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南城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