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因义用财”才能开辟财源,使之流而不竭,财富才会源源不断,见利思义、以义为利,这几年咱们可不是这么做的?“
店小二嘟着小嘴道:“天下有几个似我彭家这样看得开的主儿?“
潘管家微微一愣,随即一笑道:“那倒也是?“
两人说了一阵话儿,便开始收拾粮食,不多时声音就小了许多,渐渐便也听不清楚了。
杨峥看了半天,直到这会儿才点了点头道:“这彭家老爷子倒是个有趣的人,应付这场危机,怕是少不了要请他帮忙了?“
嘀咕了两声,三人便一转身去了府衙,一路上碰的最多的还是拿着破碗乞讨的难民,起先杨峥忍不住会从怀里摸些银子递给他们,可这样的天,难民太多,有了第一个,立即就有第二个,不多时足足有百来个,杨峥一人一两足足发了百来两银子,知道这会儿就是自己银子再多,也架不住群狼,还是段誉想得周到,从怀里摸出一百两银子,将四周难民集中在一起,找一个头儿的模样,将银子交给他,让他买些米,按照人均一人发一把,杨大人才算从难民堆中脱身出来。
进了府衙,洗了脸,换上了自己的二品官般,头戴乌纱,对着镜子看了几眼,见自己刚才的书生模样不再,取而代之的二品官老爷的威严,颇感满意,大明取官,虽说是延续前朝的科举制,以八股文为主,但大明还多了一点,那就是官员的脸,所谓‘牧民者必有官相,无官相则无官威’。因此在取士时,对文章十分看重外,脸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纵观大明将近三百年的科举,因为脸不好看而导致官职不如意的大有人在,最出名的莫过于永乐年的‘邢宽’与孙曰恭的状元、榜眼之争,孙曰恭本是状元,之所以沦为榜样,据说就是因为脸不好看,同时名字也没取好,犯了永乐帝的忌讳,才让本是榜眼的邢宽当了状元,可见其脸的重要。
按照大明对官员脸色的要求,必须是相貌端正,五官没有违和感,而体现在脸上要求就多了,状元脸那就是正儿八经的 ‘国’字脸、‘甲’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