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绣。(十)
这诗虽然拘于形式,必须一句暗射一字,但不得不否认,这诗谜构思之奇巧所折服,能张口应对,还应得如此精妙,胸中没有几分才学,是万万做不到的这一步的。
得他资助,他又多喝了几杯,此时颇觉得头重脚轻,什么都不想干,只想回去躺入暖暖的被窝之中,好好睡上一觉,所以对于张徽的客套,他也没说什么,坐在轿中与他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儿,张徽看他模样,便有嘱托了几句,便钻入了轿中,为首的轿夫吆喝了几声,轿子转过弯,进入左侧一条小道,便去了。
望着那渐渐消失的人影,杨峥看了一眼高航道:“怎么看?”
高航眯着双眼道:“是个难缠的家伙?”
杨峥点了点头,是有些难缠。说完放下了帘布,轿夫立即抬起轿子赶往巡抚的行辕,不多时轿子便不见了踪影。
桃花坞在历史上多有兴废。最早是农桑之地,到宋熙宁年间,梅宣义在此筑台冶园,柳堤花坞,风物一新,称”五亩园”,又名”梅园”。绍圣年间,枢密章楶在五亩园南筑”桃花坞别墅”,占地七百亩。章氏子弟在此基础上又广辟池沼,建成一座庄园式园林,人称”章园”。《吴门表隐》誉其”园林第宅,卓冠一时”。梅、章两家为世交,梅宣义子梅采南、章楶子章咏华,仿效曲水流觞典故,将两园池塘打通,建双鱼放生池,一端通梅园的”双荷花池”,一端通章园的”千尺潭”。当时郡人多于此春游看花,一时鼎盛。
宋末兵变,梅园、章园废圮不堪。元以后,桃花坞又屡有兴建,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元末张士诚占领苏州后,才开始对桃花坞多有建树,才让这片昔日繁华之地,慢慢恢复了昔日的面貌,等魏观做知府时,桃花坞规模日益扩大,到宣德年,桃花坞已是入阊门河而东,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过石塘桥出齐门,古皆称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坞地,广袤所至,赅大云乡全境。”乃苏州繁华之地。
轿子沿着官道走了一炷香的功夫,终于在一处庄园门前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