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四条白龙,留下了“画龙点睛”的故事,但凡文人墨客事迹,在秦淮河畔总能找到点影子,说起来这才是这条河流的魅力。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秦淮河畔人烟稠密,金粉楼台,十分繁华。加上夫子庙、江南贡院在此地,使得秦淮河两岸酒家林立,气氛奢靡,无数歌船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王孙公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留传千古,而朱元璋更是添油加火,令每年的元宵节时在秦淮河上燃放小灯万盏,盛况空前。史书记载“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让这座河流一时之间,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之地。
在秦淮河北方离夫子庙不远处有一座巨大的庄园,这里原本是秦淮河畔最为繁华之地,兴建了高低错落、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河厅河房、歌楼舞榭,以及商业街众多的书肆、小吃店、茶馆与酒楼,布满了整条街道,与这些相比,住在街头的沈家是最为耀眼的,据说这里是大明第一富商沈万三的家,当年这座大院,是沈万三财富达到巅峰的时候,花了大价钱造就了,据说筑后园垣周回七百二十步。外层高六尺,中层高三尺,内层再高三尺,阔并六尺。垣上植四时艳冶之花,远望之如锦,号曰绣垣。垣十步一亭,以美石香木为之。垣外以竹为屏障,垣内起看墙,高出里垣之上,以粉涂之,绘珍禽异兽之状,杂隐于花间。墙之里,四面累石为山,内为池。山莳花卉,池养金鱼。池内起四通八达之楼,削石成桥,飞青染绿,俨若仙区胜境。楼之内,又一楼居中,号曰宝海,诸珍异皆在焉。楼下为温室,中置一床,制度不与凡等。前为秉烛轩,取何不秉烛游之义。轩之外,皆宝石栏杆,中设销金九朵云帐,后置百偕桌,义取百年偕老也。前可容歌姬舞女十数。轩后两落有桥,东曰日升,西曰金明,所以通洞房者。桥之中,为青箱,乃置衣之处。夹两桥而与前后齐者,为翼寝,妾婢之所居也。后正寝曰**洞,取**一刻值千金之义。以貂鼠为裘,蜀锦为衾,毳绡为帐,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