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顾全他最后的一点面子,仗着这点厚黑学,落得一个正常死亡不说,就是这事儿还被清流一说再说,差点没将徐大人吹嘘成圣人了,而张大人却惨淡无比了。在张大人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 不久,言宫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刻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竞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之所以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说到底还是徐阶懂得为官之道,身为首辅除了要做事,还得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这一点在大明比做官还要重要,徐大人靠着言官最终击溃了严嵩。因任首辅多年,为两朝元老,人都称为“徐阁老”。辞退首辅前,提拔了张居正。 嘉靖欲杀海瑞,也被他以“杀身成名”之由免除,通过一系列的光辉形象,使得自己的名声大好,得以全然而退,反观张大人留下的道德漏洞太多,与冯保联合挤走高拱的那场风暴,无疑是他政治上的弱点,加上为人荣登首辅后,没有及时挽回自己的羽毛,人一死,没有道德这件外衣,变得十分的弱小,下场也就不言而喻了。
虽说这话儿有些言过其实,但能留下一个清白之身无疑是最好的,就如杨士奇所说,自己是个做大事的人,断然不能给自己留下祸端,一旦别人所利用,这点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就足以要了自己小命,最不济也落得身败名裂,坏了大事。
杨峥自问谋略上,没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能让言官以为他是自己人,宦官也把他当成好朋友,且谁都不相信他与另外一方相交有什么问题,这种左右逢源的人,的确不少,可他自问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做不到这一步,所以一番权衡后,早些悬崖勒马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