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上的六个瘦金大字,沉稳有力,彰显大家笔法,笔端上若没有数十年的功夫,是断然写不出这等气势的,从这方面看,永乐定下规矩,让大明藩王不事士农工商,的确是一大损失。
言官因有李时勉这个战神在,底气充足了不少,人家都骂过皇帝,有何惧区区藩王,正想就此看看战神的风采,谁知刚才还气定神闲、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战神,目光落在“诛奸佞、清君侧。”六个大字时,面色大变,急切的道:“快,快,快些走,今日不适合我们说话?“说完不等众人反应,大名鼎鼎的战神,一溜烟的抛进了衙门里,再也不出来。
这下变故太过意外,反应快的人,纷纷逃走,反应慢的则是一脸茫然的看着狼狈而走的诸位前辈们,嘴里嘀咕道:“这,叫什么事儿?“
就在言官一片混乱的时候,藩王们终于抵达到了午门,一看言官逃的逃,骂的骂登时乐了,他们期初还想趁机展示一下多年不曾荒废的武艺,谁知这帮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言官跑得比兔子还快,登时乐得哈哈大笑……?“
今日来的言官,除了那些前辈们,还有刚刚进入的言官这个行业的新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么一场大阵仗,本以为可以趁机学习前辈的风范,哪知道一个个比兔子逃得还快,不免大失所望,但很快他们不得不佩服前辈的那种见风使舵的本事,“诛奸佞、清君侧。”这面旗帜太大,其本意实在太过来厉害,不说“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本应是正义之举,但总是成为叛乱发动者反抗中央政府的主要理由。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夺取皇位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君侧事件:明tai祖朱元璋死后,他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史称他为建文帝。建文帝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的削藩建议,着手进行削藩。而盘踞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对此极为不满,他打着“诛杀齐、黄,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自立为帝,年号永乐,即明成祖。藩王用这面旗帜自没什么不妥,这本就是祖宗规矩,只不过声势不能如样燕王时的声势相比,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