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道归知道,但他从不险要,倒不是他不想,实则是没到羡慕的时候,有些东西,过早的暴露未必是好事,所以王振还是刚进宫的王振,内心深处的那份野心,这么多年来,无人看得出,也许除了一个人。
就在王振思索这会儿,朱瞻基已经开始停下了朱笔,端详了画卷片刻,道“王公公,如何?“
王振忙收拾心神,重新将目光望向画卷,画上描绘了在一片竹林的掩映下,一只小狗坐卧于草丛中的情景。翠竹铁线勾廓、遒劲有力,而小犬的皮毛刻画得细致入微,足见作者的绘画功底。画中的翠竹潇洒轻逸,画下方的小狗则犬首微抬、双耳低垂,尾巴散于地上,生动之余略带几分慵懒的贵气。正幅画卷,以水墨为主,略加淡彩,风格典雅自然,带有文人画笔墨的韵味,的确是大手笔,而且无论是布局,还是笔力莫不是彰显大家风范。
王振赞道“陛下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实是大家之作”。
这样的话儿,这些年朱瞻基没少听,但此时听来他还是忍不住一阵高兴,说起来这幅画卷,还有一段他不愿意提起的往事,他虽不如前朝皇帝讲究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皇帝毕竟是皇帝,该有的排场还是有的,所以从宣德二年后,宫中倒也选了一批女子充实后宫,其中有一个妃子,性颖敏巧慧,他闻其贤,偶尔也会去走一走,这一日他们二人逗一只小狗玩。那狗摆出各式各样可爱的姿态,才把他给逗乐了。可是这位妃子却流下了悲伤的泪水。他惊问其故,妃子说,妾身就像这只小狗一样,费尽心机才能博得皇上一笑。可后宫的女人这么多,迟早有一天,自己会被打入冷宫。想到这里因而流泪。他听后,十分感动,遂为她画了这幅画,并下旨表示永远不会离开她,只是这位妃子终究是命薄福浅,入宫中不足一年,便染上疾病,没几个月的功夫,便去世了,他感念这妃子的身世可怜,便将当年画的一笑图随那妃子入了土,但那时他笔力尚未不足以成家,加上格局小了些,难免有些遗憾,这几年常常想起,便在今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