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兄的拖拉与感慨,急切的问。
那汉子似有些不满自己的话儿被打断,瞪了他一眼道:“急什么,不就是骂个人么,他要不做那事儿,人家会骂他么?”
杨峥心头那个汗,就差没破口大骂了,总算是多年官场练就的涵养,让他及时忍住了话头,陪着笑脸道:“他都做什么了,以至于这么人神共愤的?”
那汉子撇了他一眼,道:“开海禁,下西洋,兴盛市舶司这事儿你该知道吧?”
杨峥点了点头道:“这事儿算是今年最热闹的事儿了,如今京城人人都说这事儿,我当然知道,怎么这事儿有什么坏处么?”
那汉子摇了摇头道:“自我朝洪武爷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大大阻碍了中外交流发展。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此外,滨海地区的居民还采取了另外一种斗争的手段,逃亡、潜往海外。”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所以,海禁一开始就得不到切实的贯彻,反复发布的海禁令,也说明了这一点。还有一些人干脆参加了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
杨峥恩了声,道:“可不是么,近海之人不下千万,海即海民之田。沿海诸府道,地窄民多,山林斥卤之地,悉成村落,多无田可耕,小民生计艰难,全赖海洋贸易养赡资生,子母营利。
禁海原为倭寇横行,然禁海以来,倭寇逾演愈烈,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再复荒年欠收,贫民被迫入海从盗,啸聚亡命。
海禁之严,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