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推辞,谁知郭琎热情无比,不等他开口,率先道:“历代相沿。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我朝下设四司: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各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协助本官掌管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可谓分工明确,这些以杨大人的聪明才智,想来了解并不难,难点只怕是人员的认知上有些偏差,所以今日我特意整理了一份名单,以及他们那一年中的进士,担任了什么职责等等,这些虽都是小事,可在我们吏部却是大事,本官可不希望杨大人因小事失大事?“
杨峥接过名单,忙起身道:“下官多谢尚书大人的提携!”
郭琎点了点头,忽的扭头对门外道:“各位大人你们都进来吧?“
话音刚落,早已小厮前去传递口信儿,不多时尚书门下的四司郎中、员外郎、主事们纷纷走了进来,杨峥细细数了下,竟有十几人之多,且多半是生面孔,不由得暗叹郭琎细心之处。
郭琎见他一脸的迷茫,便站起身来逐一介绍,数十个名字,何年做的进士,那一年入了吏部都一一说来竟与名单上丝毫不差,就这等过目不忘的本事,杨峥自问做不到,十几个人的姓名勉强记住了,除了崔敏的人生起伏勉强了解外,其余众人也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就记不住了,只好不断拱手行礼了。
众人对他本有耳闻,加上这些时日杨峥性子随和,毫无上司的架子,更不说为人才情高绝,不少人家中还收藏其《杨氏词话》,所以见他拱手,一个个也拱手回礼,表现得极为热情,几个郎中则是不管不顾的与杨大人说说笑笑,好不风趣,顿时让尚书大人的签押房变得热闹起来。
如此这般众人说说笑笑了一番,眼看气氛差不多了,郭琎重新开口道:“好了,大家互相认就好了,以后大家都熟悉了,彼此也算是同僚,本着互相帮衬的理念,若杨大人略有不到位的地方,还请诸位多多帮忙提醒提醒?“
众人忙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