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这一点最好不过了,在我家乡有一个说法是说,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一个价高的想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朱瞻基虽头一次听说这种说法,但他还是很快明白了道:“这是不是就是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的效果吧?“
杨峥道:“皇上明智,微臣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大明的宝物因多年没下西洋,早已匮乏,因此一来,宝物的价格必高涨,只要能掌握手段,其利润可想而知了?”
朱瞻基轻轻叹了声道:“这个道理,朕岂能不知,只是这手段……?”
杨峥呵呵一笑道:“皇上不必担心,微臣早有了计较?”
“哦,是么?”朱瞻基大喜。
杨峥点了点头道微臣已从郑公公那里得知,敢于在西洋上做生意的,多半是桀骜不顺的人,他们对于西洋的宝物早就有心购买,无奈海上不太平,如今陛下重开海禁,下西洋,以我大明宝船出海,必然是海上平静,如此一来,天下来与大明做生意的商人还会少么,有了这些生意人,陛下的宝物何愁卖不出去!”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倒也是个这个道理?”
杨峥道:“何止这些!这些商人以利为大,海禁一开,天下商队必然不少,纵然购买的货物不少,可论规模,论运输成本,论风险哪一个能与皇室的远洋舰队相比么?他们的价格,无论是质量保证都无法与皇室相比,说句不好听的话儿,皇上你就是这天下最大的保险!”
朱瞻基想了想,扭头问郑和道:“郑公公,你怎么看?”
郑和细细思索了一番道:“杨大人的话儿所言极是,海上做生意的不少,可说运输成本,因为货物少,成本必然是高的,更别说海上巨浪滔天,弄个不好人财两空,风险也是极大的,所以能安全回到岸上的,宝物必然是高的,这样的价格与大明宝船相比,必然少了竞争力,天下人能购买的人必然不多,而皇上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