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是势如猛虎,大多数时候还是能取得胜利,有了这保障,所以许多时候,军中主帅对于他们在军中飞扬跋扈了些,提出的一些小要求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一路跟随他的来的几万将士,其中有一半是处州将士,这帮将士早已抱成了一团,牢不可破,他们的习惯是从不打糊涂仗,战前他们会内部讨论,如果认为这个仗可以打,打了后好处足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还不含糊,有时候主帅尚未下达号令,他们便如猛虎出山一般,杀起敌人来毫不含糊,这个自是让主帅欢喜,可要是一番商议,觉得这个今日这一战敌情不明,力量悬殊,或者是没什么花头,更离谱的若是对方是精锐,这个仗就不可以打,一旦定不打,对不起,咱一个兵也不出,就算是主帅来如何威逼利诱都没有用,就算你把皇帝老人家请出来也不好使,对不起,这个仗咱不能打,也不想打,若是你们用强,咱不当这个兵了,回去当老百姓总可以吧,再不济我回处州去做个乞丐总行了吧,每次一番讨价还价,弄得到头来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主帅十分的头疼,却又奈何不得,偏生那些可恨的言官,闻风而动,少不了拿这些事情做文章,什么容不得将士,什么刚愎自用,什么不爱惜将士等等,这些罪名都不要钱,若被那个可恨的言官给抓着不放,到头来走的不是那些将士,而是主帅了,弄不好还得进一回锦衣卫的大牢脱一层皮肉,正是重重限制,主帅往往对这帮兵痞是恨得咬牙切齿,却有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任由他们的性子来,他们认为这仗可以打就任由他们的性子打,若认为这仗不可以打,任由他们缩在军营不出便是,一次两次到也罢了,长此以往,可苦了他,如,洪熙二年二月黎利攻城。他以劲兵五千名出其不意直捣黎利军营营,将其击破,斩杀其司空丁礼以下一万余人。黎利惶惧想走。将领们请乘胜急击,他却由于犹豫三日不出,黎利军重新又振作起来。他们树栏栅掘壕堑,四出攻掠,分兵攻陷昌江、谅江,而包围交州城更急。王通敛兵不出。黎利求和,王通报告了朝廷。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