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能研究得通透,怪不得那激文一出,连汉人都叫好不止啊?只是本王天性顽钝,这汉人的东西好多道理终究是不解,比如这本被汉人奉为圣人之言的《论语》,可谓玄妙的很,什么“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我可谓看不明白,真不知这汉人为何如此奉若神明?”
阮鹰呵呵一笑道:“王爷没诵读《论语》自是不知这《论语》的好处,我研究汉人典籍三十载,潜心一念,精研经典,然与这汉人的四书五经尚未通透?”
黎利想了想道:“本王听人说,这孔夫子主张以仁爱治理天下,所以才有,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的道理而他的弟子孟子则说,仁是,改善民生,加强教化。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
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