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道:“这个也好办,那些外国人对大明还是挺迷恋的,在他们的眼里,咱们大明是以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的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亲爱和睦。””统治者是”充满了仁慈”的,老百姓则是诚实而礼貌的。有个老头说: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中国即使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所以他们对我大明的皇帝必然是恭敬的,只要阁老大人详细说明他们所信奉的是上帝,而不是君主,三跪九叩的礼仪不行也罢,我大明皇帝仁义,想来也不会在意这套虚头巴脑的东西吧”
杨溥想了想道:“为了留下那些传教士,看来也只有这么办了”
两人又将如何留住传教士的细节又细细一边,最后杨峥端起茶杯道:“为了咱们百家争鸣的科技,我们以茶代酒,喝了这一杯”
杨溥举起了茶杯,目光闪闪:“干”
出了翰林院天色差不多黑了,杨溥答应接手翰林院,对逻辑学一事顿时上心,决定今晚就留在翰林院里彻夜研究工具论,而杨峥出征安南在即,不好多做逗留,对曾鹤龄等人又交代了一番,这才往家赶去。
出了皇城,绕过左侧的街道,眼看到了家门,门前竟停了一定蓝妮小轿,杨峥一眼就认出这是杨士奇的轿子,心头微微感到有些奇怪。
正奇怪,听得动静的侍卫对着轿子嘀咕了几句,那轿子先是动了动,跟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下来,不是杨士奇是谁“
“杨大哥,你这么晚不回家,嫂夫人不担心么“杨峥走了过去,抱拳道。
杨士奇没好气的翻了白眼,道:“我的为人,旁人不清楚,你家嫂夫人却是清楚的很,你少担心,倒是你”
杨峥正走进家门,闻言道:“我怎么了”
杨士奇也不客气,大步流星的走了进去,杨家府邸的院子布置算不上典雅,但胜在简洁,天井的四周还种上了不少瓜果蔬菜,一派田园气息。
听得动静的沈艳秋等人,早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