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他们收获如此之多,以至在米价最贵的时候,你用一个里亚尔钱币可购买一法捏格。”
“在不宜耕种的山地,有大量的松树,比你通常在西班牙发现的更大更味美的坚果。在这些树之间,他们种玉米,这些墨西哥和秘鲁印第安人一般的食物。总之他们不留下一尺未种植的土地,……你几乎在全国看不到任何荒地或无收获的地方……所以他们学习中文,学习中国的礼仪文化,甚是不少人在大明做了官儿,而大明的皇帝也对这些传教士极为看重,如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病逝于北京,享年五十九岁。其生前信徒已达两百多人。
按惯例,外国人死后都要移葬澳门,但中国人为了纪念利玛窦,上奏朝廷,申请赐地、下葬北京。明神宗破例准奏,亲赐安葬祀费,赐北京西郊“二里沟佛寺,房屋三十八间,地基二十亩,畀葬利子”“立石为文记之”,墓碑由顺天府尹王应麟所立。这年十月下葬时,文武百官都参加了葬礼,非常庄严隆重。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曾记载,“时有内宦言于相国叶文忠(内阁首辅叶向高)曰:‘诸远方来宾,从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文忠公曰:‘子见从古来宾,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如无论其它,即其译《几何原本》一书,即宜钦赐葬地。’”内阁首辅如此看重《几何原本》,可见明朝的上到皇帝下到士大夫阶层对科学的重视和不凡的胸襟。这个也是选择传教士作为传播学问的最大好处。
一番思索后,杨峥重重点头道:“不瞒阁老,这些问题我也想了很长时间,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杨溥哦了声:“说说看?“
杨峥微微酝酿了片刻,道:“想要打破这种局面,唯有懂逻辑学的人才,而我大明人才是不少,却多是理学人才,明显是不够用,既如此我们翰林院可以学习大唐,兼容蓄养,我听说如今的京城里,有不少传教士,这些人才与逻辑学的理解能力,比大明的官儿还要好,我们大可洋为中用……就像元朝的马可波罗一样?”
马可波罗的名头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