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逍遥江山 > 1190章:祖宗规矩

1190章:祖宗规矩(1 / 5)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就是那些武将也有些茫然的看了看四周,沉默不语,他们虽不如文官那么会察言观色,但眼前的局势还是看得清楚的,皇帝心头分明是有了人选,再说了这会儿自己的意见还重要么,有三杨、英国公、阳武侯在,也轮不到自己说三道四了,如其浪费口舌,还不如闭嘴不严!

朱瞻基扫了一眼,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就按照老规矩吧?“

所谓的老规矩,便是从洪武时流传下来的廷推了,廷推云者:是乃明代抡选要吏之法,原规定三品以上及九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掌监察百官〕共七卿,再加大理卿〔掌刑名平反之事〕、通政使〔敷教内外章疏〕,是为九卿。九卿乃全国最高政务机关,熟悉国政推行之实际情形。)、佥都御史、祭酒等官员,公推二或三人,由皇帝取决任用,谓之廷推,清初尚采行,後废。盖因明初,各级文官之选用,悉为定制,有如明史选举志:「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由廷推,或奉特旨,侍郎以下及祭酒由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廷推,大常卿(正三品)以下部推,通参以下,吏部於弘政门会选,詹事由内阁,各衙门由掌印,在外官,惟督抚廷推,九卿共之,吏部主之。布按员缺,三品以上官会举。」

廷推之事,实乃遇大臣出缺,由三品以上及九卿、佥都御史、祭酒等官公推二人或三人,报请皇帝圈用,但是皇帝可就名单圈选,亦可不予采用。

明初所推之事,一、议立君立储。二、议建都。三、议郊祀。四、议典礼。五、议宗藩。六、议漕运。七、议边事等等。至於参与廷议之人员,计有六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等,此乃就一般情形而言,实则参与廷议之人员,要以所议事项之性质内容以为衡量与议人员之依据,全由皇帝依就开议事项内容批示指定以为断。

一听是老规矩,站在朱瞻基身旁的陈芜立即去取来了两颗撒子,给在场的每一个官儿发一枚,然后大声道:“皇上说了,此事事关重大,众位大人好

最新小说: 南城亡事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东宫娇妾 替嫁太子妃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城南政北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