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逍遥江山 > 1164章:自是白衣卿相

1164章:自是白衣卿相(2 / 5)

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词儿是柳永一时初次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宋)仁宗留意儒雅,而柳永好为yin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其写作背景大致是:初考进士落第,填《鹤冲天》词以抒不平,为仁宗闻知;后再次应试,本已中式,于临发榜时,仁宗故意将其黜落,并说了那番话,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在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因此这首曲子在当时传唱极广,大多表现了对柳永的遭遇给予了深深的同情,经过百年来流传,这曲子的那份不满早已去的干净,多的是几分对怀才不遇的感慨,眼前这几个女子吹唱弹拉不及江南女子的纯熟,但生疏有时候也有生疏的好处,这首词儿的构思、层次、结构和语言均与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全篇直说,绝少用典,不仅与民间曲子词极为接近,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某些口语方言,如“如何向”、“争不”、“且恁”等。全词写得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琅琅上口。不独在柳词中,即使在北宋词中,这一类作品也是少见的。这种“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语言,正是词中之本色,因此生疏些,效果反而更好。

在这个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时代,能让一首经过百年来的词儿,还保持原汁原味,反而多了几分别样的味道,杨士奇、黄淮等人纷纷点头不止。

几个女子一看,心头欢喜,急忙唱出了下半段:“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不知是心头感触,还是有意的,唱曲的女子特意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多唱了两遍,让本充满同情的味儿加重了些,如此一来,那种淡淡的失意,对功名的不满,对朝廷的不

最新小说: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替嫁太子妃 南城亡事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城南政北 东宫娇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