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见他说得一脸淡然,毫无落魄之色,心里点了点头道:“果然有大明士大夫的风范啊?”他前世的时候,温州去的极多,对于黄淮的大名听得也最多,这位大明的阁臣,辞去公务后,於茶山南柳“寿征庵”奉养老父。父子俩“遨游林壑,往来别墅,衣冠伟然,辉映后先,为近世所未有。”
宣德三年戊申秋,庆贺父亲黄性九秩大寿并且自祷身体健康,经江心寺都纲昙旭禅师指点,为弘扬佛法,特捐资舍地择郭公山东麓兴建最胜寺,戊申秋动土,逾年竣工,算是真正做到了隐退的生活。
众人恭维了一番,杨荣道:“今日算是给黄大人送行酒了,黄大人文采斐然,今日这送行酒,若不弄点文采怕是对不起黄大人了!“
黄淮为人豁达,闻言道:”老夫正有此意!“
杨士奇道:“诗词乃是黄大人的拿手好戏,我等自叹不如,今日既是吃酒,酒是主题不如来个酒令如何?“
众人轰然叫好。
杨峥知道这种场面主角不是自己,所以也不必在意,跟着吆喝了两声。
既是酒令,可得有些规矩,否则不好玩了,谁若答不上来,须得罚酒三杯可好!“
这样的惩罚的确算不上什么,文人墨客多会饮酒,不然也不会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言状语了,所以杨士奇的话儿一落,六人纷纷叫好。
场上杨士奇的官儿最大,又是首辅,是词令官当仁不让的人选,他嘀咕了声:“取个什么酒令好呢?”
想了片刻,他呵呵一笑,道:“诸位都是才学之士,这酒令么若是简单了,只怕没了乐趣,所以老夫这酒令有些麻烦,须得三句,用《诗经》中的词儿,加一个曲牌名,一首古诗作收,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彼此看了一眼,杨荣道:“黄大人,你看如何?”
黄淮自负才学过人,摆了摆手道:“就这么办吧?”
杨峥是头一次加入这样的圈子,紧张之余,比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