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犹豫着要不要送点银票,他这次出来,身上还带了一千多两的银票,虽比不上什么翡翠玉镯、千年血玉、九九如意之类的,但也是白花花的银子不是,也好过这个七巧板了。
便在这时,听的那太监道:“杨大人到你了?“
杨峥哦了声,一咬牙道:“娘的,怕什么,不就是送个礼物么,未必就非要比人家的好不是?“
在那太监等待的目光中,从怀中摸出七巧板和大风车放在了那在盘子上。
那太监看了看七巧板,又看了看风车,最后目光落在杨峥的脸上,差异之余,没见他再有什么表示,哼了声,仍旧尖着嗓音喊道:“翰林院掌院杨峥杨大人送七巧板、大风车一枚?“
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这太监的声音竟比刚才要大了几分,悠长了些。
听到声音的官员,无论是大小纷纷扭头看向了杨峥,杨峥面上一热,狠狠瞪了那太监一眼,冲着众人抱了抱拳嘿嘿一笑走了进去。
身后仍传来那太监的唱诺声:“武阳侯薛禄,薛大人送夜明珠一枚?”
杨峥摇了摇头,不在多听疾步而走。
进了宫中,早有太监迎了上,将群臣迎到奉天殿外,自朱棣起都在奉天殿行“大宴仪”,赐百官宴,宣德以后则改在午门举行。当然,这一次可不一样了,大明诞下皇子,自是要隆重,所以朱瞻基决定在奉天殿举行。
杨峥一路跟着那太监赶往奉天殿,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到了奉天殿前,伸长脖子一看,里面早已坐了不少人,三五成群,嘻嘻笑笑说些什么。
这次的大宴仪的准备工作由尚宝司负责,先在殿上摆好御座,铺上黄麾,金吾卫设护卫官二十四人伺立。
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舞杂队候在殿外。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西,设膳亭于御座东,设珍羞美味亭(原文是古字,难写,大意如此)于酒膳亭东西侧。
御筵摆在御座的东西一方,皇太子座位于御座东,西向,诸王以次由南而东西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