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东汉后,遇到改朝换代,或是一些反贼兴兵作乱之时,多有流出,如如太平道的“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如魏晋南北朝时“老君应治,李弘应出”的谶语等。这些谶言的背后,莫不是兴兵作乱之举,只不过比起李唐的“桃李章,这两个谶言算不得什么,隋大业九年、十年,隋炀帝杨广,接连杀了手下大将鱼俱罗、董纯、吐万绪等人。此时,京城谣言四起——“桃李子,有天下”“杨氏灭,李氏兴”“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的民谣更是成了流行歌曲,到处传唱。民谣皆曰“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又曰“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此为“李氏当为天子”之兆。“方士安伽陀劝杨广杀尽天下姓李的人,杨广虽然没有采纳,但对于姓李的人,已是疑神疑鬼。李浑应了“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杨广便指使宇文述诬告他谋反,杀了李浑家族三十二口,其余全部流放岭南,弄得人人自危,有一个叫李玄英,从谶言中得出了结论:当今皇帝与皇后,回不来了,会死于扬州;蒲山公李密会得天下。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从东都洛阳逃出来,投靠李密。当时许多人,象李玄英一样,认为李密就是这个神秘谶言里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后来,半路上杀出了一个李世民,统一中国,扫清群雄。在没有见到李世民之前,李密也认为天下之大,舍我而谁?老子天下第一!但看到李世民之后。“不觉惊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谶言:李氏当为天子,坊间街头传言《杨花落,梨花开》,暗喻大隋杨氏江山当灭,而李姓真主必取而代之!”随得验证。到这时人们才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桃李子”并不是指的李密,而是指的李渊父子。尤其这个“桃”字,乃是“陶”字的谐音,而陶唐又是上古时期尧帝的别名(尧是帝喾的次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他最初封在“陶”,后来又徙到“唐”,所以才称为陶唐氏)。李渊的爵位是唐国公,自然这喻指就非常明确了。这个谶言,因成就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