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爱学习,实乃让本官汗颜啊?”
王直对自己的学问还有几分自信,闻言倒也没做出什么解释,两人就此坐落,杨峥见书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书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书稿,都用夹子一本一本的夹着,瞟了一眼,见多是训录、方志、野史、神道碑、墓志铭、行状、别传等原始史料,以宗室戚畹、勋爵、内阁、六卿以下各官分类标目,杨峥看得有些好奇道:“王大人这是在编书吧!”
王直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杨峥道:“不瞒杨大人,下官的确是与人编纂一本书,收集的是从洪武至宣德一朝的训录、方志、野史、神道碑、墓志铭、行状、别传等原始史料,以宗室戚畹、勋爵、内阁、六卿以下各官分类标目,无官者以孝子、义人、儒林、艺苑等目分别记载的体例编辑,从大臣到地方官吏,几乎莫不有传。大多数人物传记,都注明引述之书。该书搜罗甚广,所以做了这些功夫?”顿了顿又看了一眼杨峥,道:“杨大人年纪轻轻便做了侍读学士,以你看,下官这样编纂可有不妥之处?“
“好家伙,一来就考我啊?老子可不是被吓大的?”杨峥嘀咕了声,出乎意料的道:“不妥之处有两点,不知王大人想不想听一下?”
王直微微一笑,略带深意的看了他一眼,道:“杨大人只管说来,下官乐意说道!”
杨峥微微一笑道:“敢问王大人这书可是我朝的实录?”
王直道:“不错,正是《国朝文选》?“
杨峥哦了声,道:“那本官就说了!“
王直点了点头道:“大人只管说来,下官洗耳恭听!“
杨峥道:“第一点,既是《国朝文选》那该是我大明一朝而已,我大明如今不足百年,王大人编纂的不过是洪武至宣德,这国朝二字还是去了吧,以本官看大人编纂的时间不放再长一些,大可百年以上为好?“
王直嗯了声道:“言之有理!“
杨峥继续道:“这第二点就是大人这本书了,本官方才看了一下,大人诸多史料来自稗官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