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个好官,但不是一个对朝廷有益处的官儿,这样的清官有一个便好,若是大明王朝人人都如此,只怕会乱了套?“
于谦点了点头,抬头看了一眼杨峥道:“杨兄弟所言极是!”
杨峥看了看门外的天井,见杨士奇还在忙碌,显然开饭还有一会儿,便道:“趣事儿还没完,于兄还要不要继续听下去?“
于谦只觉得今日这番话儿虽有些匪夷所思,却不得不说对自己大有益处的话儿,闻言点了点头道:“杨兄请说?“
杨峥道:“海先生辞官不久,朝中碍于他的清名,不断的有人上书请海先生为官,当时正是也叫张居正的大官当首辅,此人极具才干,闻言后对对吏部尚书说:“海先生是一个好人,个人清廉而且有气节,这都是好的。我现在要选用能臣为朝廷做事,是要选好官而不是选好人。好人就是大节不亏,不贪不懒,做事有规矩。好官不一样,上要让皇帝放心,下要让老百姓得实惠,上下通气才叫好官。”在他看来,海瑞这个人,做事太极端了。这是为官之人所忌讳的。张居正认为,好人不一定是好官。海瑞只能算是有政德而无政绩。在他秉国的十年里,海先生一直没有被启用?“
杨峥说完,并没有立即再说话,他将目光看向于谦,这位不久将来能挽救大明王朝的民族大英雄面色凝重,显然是沉吟。
许久才轻叹了声道:“这位张居正的官儿,才是个真正与朝政有利的官儿?“
“能看出这一点,果然不愧是于少保!“杨峥暗暗赞了声,呵呵一笑道:”于谦兄果然好见识,这位大官儿,平生说过“非得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不足以弭天下之患。”他秉国的十年里,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