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祖朱元璋所重。建文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即位,委夏原吉以重任,与蹇义并称于世。是个难得的干练之臣?难得是人家还清廉无比,他自身才学没话说,可在德行上,就比不过人家夏元吉了,因此平日里对夏元吉也极为敬重的?让他去迎接倒也说得过去,一来,夏元吉早些所作所为,在士林中树立的极大的威望,永乐初年,浙西发大水,有关官员治理得不得力,朱棣命夏原吉前往治理,不久又命侍郎李文郁做他的副手,派佥都御史俞士吉带水利书籍赐给他。夏原吉请沿着大禹所开的三江入海的故道,疏浚吴淞江下游,上接于太湖,然后,量地建闸,按季节不同开闭闸门。皇上听从了。夏原吉动用十几万民工,他身穿布衣,徒步往返,日夜经划,盛夏也不张伞盖。他说:“人民很劳苦,我怎忍独自贪图舒适?”工程竣工后回京,他说水虽然已由故道入海,但支流还没有全部疏通,还不是长久之计。
永乐二年正月,夏原吉再次前往浙西,疏浚了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大理寺少卿袁复做他的副手。不久,皇上又派陕西参政宋性辅助他。同年九月工程完工,流水畅通,苏州、松江一带农田获得大利。永乐三年回京。这年夏,浙西发生严重饥荒,皇上命原吉率领俞士吉、袁复和左通政赵居任前往赈济。他们发放三十万石粮食,并供给饥民耕牛和种子。有人请招徕百姓佃耕大水退后的淤田,夏原吉急速传疏反对。姚广孝从浙西回来,称赞夏原吉说:“他真有上古仁爱之心“大明的百姓的心目中,夏元吉的位置极重,有他去迎接,足以对于眼下浮动的人心,的确大有帮助。
第二点对于稳定眼下北京城的大小官员也有极大的帮助,当年北京城营造成功,却在”第二年,三殿失火,让朱棣心生不安,因此朱棣因三殿失火下诏求直言,群臣大都说迁都北京不便。皇上大怒,杀死主事萧仪,说道:“当初要迁都时,曾与大臣们秘密讨论过,很久才确定下来,并不是轻率决定的。”言官借机弹劾大臣。皇上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