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勉为其难接受了朱元璋的说法。
朱高煦不笨,哪里听不出徐朗的用意,太子是要杀的,但碍于声名,不能在乐安州杀,可出了乐安州,杀了太子目的还是一样,即便是日后有人猜疑,那也只是猜疑而已!明白了徐朗的用意,他也觉得自己最初的法子有些鲁莽了些,忙对徐朗一抱拳道:“本王方才多有莽撞之处,还请军师包含?”
徐朗忙回了一礼道:“殿下客气,殿下此举乃人之常情,无须自责?”
朱高煦点了点头道:“依军师之见,本王在何处暗杀为最妙呢?”
徐朗目光闪了闪道:“乐安州前去便是良乡,此地虽是一马平川,却有不少密林,不利于坚守,却利于刺杀,王爷可在此地埋伏,只等太子经过——?”说着,左手放在右手下去,做了一个下切的动作。
朱高煦那还不明白,哈哈大笑道:“军师此番布置果然精妙,良乡乃京都的门户,世人又能想到,本王会如此大胆,敢在京城门外刺杀当今太子……此计甚妙!”说着忍不住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便在这时,一个侍卫走了进来,伏在朱高煦的耳旁嘀咕了几声,朱高煦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不止:“做得好,此事就交给枚青去办?“
“是!“那侍卫应了声,转身便走。
朱高煦目光微微一眯,沉声道:“且慢?“
“王爷还有什么吩咐?”那侍卫转过身来,毕恭毕敬的道。
朱高煦皱眉想了想道:“此事干系重大,告诉枚清、陈刚小心应付,要做得隐蔽,还有那些江湖人士……?”说着,右手放到了脖颈上,做了一个抹脖子的举动。
“卑职明白!”
朱高煦摆了摆手道:“去吧!“
良乡是京城的南门户,在正统前是没有城墙,一马平川,无遮无拦,可直奔京城
经历了“土木之变”英宗朱祁镇被俘后,明代的皇帝吸取了深刻教训,于景泰元年便开始修建良乡县城。
到了弘治六年,鉴于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