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处,建筑十分精巧华丽,园林精致优美,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但明眼人一看,便看出来端倪,整座汉王宫殿多是模仿皇城而建,其规模,体制已多处超出王府的规格,按明初祖制,王府的规格下天子一等,低于南京及北京皇宫。按周礼“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之制,明朝南北两京皇宫设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五门,而王府只设棂星门、端礼门、承运门三门。明朝皇宫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面阔分别为九间、五间、九间,用黄色琉璃瓦、金龙藻井;而王府承运殿、存心殿各为七间(弘治年间所定规制),青色琉璃瓦、窠拱攒顶藻井,等级低于皇宫,而眼前这座王府分明是一座北京城,不说规格,光是内院里的假山的石头是从公里之外的太湖经水陆转运而来,这可只是大明皇帝才有的权力。
此时的王府偏房里,一个中年汉子坐在一张太师竹椅上,虽是六月但北方仍有些凉意,但此人只是传了一件白色单衫,扎实的肌肉凸显着充足的精力,中年人欣面浓眉,鼻如悬胆,嘴唇薄而弧形下垂,显示他并不好相处,一把浓密的胡须被梳理得整整齐齐,倒也英武不凡,此时,他手中捏着一本《孟子》正在皱眉诵读,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孟子》是“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二百八十六章。但眼前这个中年汉子的手中的《孟子》厚厚一本,且书的扉页已经泛黄,看得出这本书有些年头,只要你细心,你会发现,这本《孟子》其实与眼下街上,以及学子手中诵读的《孟子》有些不一样,因为他是宋朝孤本。
所谓的《孟子》宋本,若你是个地道的大明人,一定就会知道,这样的一个孤本是多么的珍贵,寻常的读书人根本买不到,甚至说看不到,出现这样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相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