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金一笑面色大变,若说大明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将领,除了这位年轻的英国公之外,再无他人。
……
张辅是朱棣麾下第一猛将张玉之子,当年朱棣靖难,东昌之战中,朱棣攻盛庸东侧,不料进入伏击圈,突围中被盛庸包围。张玉、朱能率亲兵向南军包围猛冲救主。朱能负责救朱棣;张玉负责引开敌军,这一引就没再回来。朱能成功救出朱棣。但杀红眼的南军怎甘心煮熟的鸭子飞了,于是向张玉猛攻。张玉力竭而死。
此战北军(朱棣方)元气大伤、士气不振。为了鼓舞士气,朱棣拿张玉做文章:亲自为其主持追悼会,为其亲写悼文。
朱棣即位后称其为靖难第一功臣,追封荣国公、河间王。长子张辅初封信安伯、新城侯,自此为大明南征北战。
永乐四年,朱棣出兵安南,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十月二日,南征军统帅朱能突然病逝于龙州,三十七岁的朱能正值年富力强,朱棣倚之甚重,不想此次“出师未捷身先死”,朱棣哀痛无比。朱能“勇决得士心”,他死后,军中一片哀哭。远征军箭在弦上,容不得任何拖延,年仅三十一岁的右将军张辅临危受命,主动承担起指挥全军的重任,他一面飞章奏报朱棣,一面率军南进,六天后,远征军由凭祥度坡垒关,进入安南境内。军情紧急,朱棣命张辅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代替朱能统率全军,并以明初常遇春病逝,副将李文忠建大功的事迹予以鼓励,希望张辅不负所托。
……
……
张辅不愧为名将之后,深通攻心为上的道理,进入安南境内后,他命人先将胡一元父子的二十条罪状写成榜文,刻于木牌上,顺流放下,安南军民见到榜文后,人心离散。
张辅立即兵分两路,京畿兵、荆、湖、闽、浙、广西兵由他亲自率领,出广西凭祥;另一路明军由蜀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