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己的父亲,趁着罗性不注意,从外面捡来土块,做成神位的样子,找到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郑重地向自己亡故的父亲跪拜行礼。
然后,不幸的是,杨士奇自以为隐秘的事情,被被罗性看的一清二楚。
本以为会被赶出罗家,或者一顿毒打,但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罗性找到了杨士奇,告诉他自己看到了他祭拜祖先的行为,还告知他从今往后,恢复他的杨姓,不再跟自己姓罗,还对他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你才八岁,却能够寄人篱下而不堕其志,不忘祖先,你将来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将来你必定不会辱没生父的姓氏。”
自此之后,罗性开始对杨士奇另眼相看,着实栽培杨士奇!“
但好事多磨,刚刚获得罗性重视的杨士奇,并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仅仅一年之后,罗性因罪被贬职到远方,杨士奇和他母亲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杨母还是执意让杨士奇读书?“
“杨家母亲足以比得上孟母三迁了?“几个公子由衷的赞扬道。
杨峥也暗暗点了点头:“这位杨家母亲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王姓兄弟知道倒是不少,见众人被自己吸引,越发得意的说了起来。
杨士奇因罗性被贬,家境越发贫困,杨士奇因母亲要奉养,不能其他读书人那样上京赶考图个功名,为了贴补家用,他十五岁就应乡里之聘,开馆授徒。此后,他客居武昌等地,游学教书,并著书立说,受到文人方士的赞誉和赏识,虽是如此,但他的收入还是十分微薄,勉强与母亲过着清贫的日子。
也不知是这故事太过感人,还是众人对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杨大人童年生活十分的好奇,一时除了杨峥之外,围了不少人。
王姓兄弟似乎是个爱炫耀的主儿,见众人如此捧场,大感得意,在众人的催促下,接着说了下去。
杨士奇生活虽困苦,却人穷志不穷,在做私塾先生期间,还做一件在杨峥看来十分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