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当时他的正他人说起文天祥的事迹,不免把他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吟唱这首石灰吟之时,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以及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倒是写的石灰石的过程简单,但最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确暗含了他的志向,精忠报国,纵然粉身碎骨,也全然不在乎!没想到被人看穿,于谦脸上红了红,道:“让这位兄台见笑了?”
那年轻公子面色一正,道:“兄台以石灰作比喻,说出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等胸襟,这等志向,让人深感敬佩,可不敢有丝毫的取笑之意?“说道这儿,稍作停顿了一下,年轻公子话头一转道:”当今圣上仁慈爱人,杨士奇,杨荣、杨博,夏元吉多是才学之人,当今圣上重用与他们,无可厚非,只是世人便以为圣上重文轻武,实乃大大的会错圣上之人,且看我朝杨荣、张辅、薛緑,哪一个不是武将出生,他们在朝中,莫不是领兵一方的大将?”
杨峥听这年轻公子随口说出朝廷大事,便是姓名也都说得清清楚楚,不免有些好奇的看了这年轻人一眼。
那年轻人似乎略有察觉,目光望向杨峥时,略微点了点头,站在他身旁的那人则警惕的看了他一眼。
杨峥没理会他身旁之人,而是年轻人气度不凡,行走之间,以及浑身散发的气度,非同凡响,便也点了点头,回了一礼。
那年轻公子淡然一笑,目光在他腰间匆匆扫了一眼,便不再多看。
“兄台所言极是,是在下鲁莽了?”于谦谦和的站起来,抱拳说道。
那公子呵呵一笑,道:“不知者无罪么,再说了,兄台也没说错,自当今圣上登基一来,杨士奇,杨荣、杨博,夏元吉地位不断的被提高,难免被人看做圣上重文轻武,难得的是兄台身为读书人,且心忧天下,若我大明读书人都有兄台这般见识,实乃我大明之福啊?“
“嘿嘿,有福没福花和尚我是不知道了,那是皇帝考虑的事情,不过花和尚我知道,若我大明读书人都和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