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败在你的手中,花和尚我心服口服?”
“这和尚倒也有几分可爱?”杨峥轻轻一笑,低头喝茶,不再理会。
对于花和尚的赞扬,那读书人却没有半分的喜悦,却是轻轻叹了声,道:“诗词歌赋终究是小道,治国安邦,造福黎民,忠君报国,终究靠的不是能吟唱几首诗词,对几幅对子了事的,纵然你对出了千古绝对,吟唱了传世名篇,不过在人世间留下了些虚名而已,与国家无益,与百姓无益,昔日文天祥文丞相被捕,面对鞑子皇帝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身为人臣,唯有如此,方不愧人君,下不愧百姓,这才是大道!“
不戒和尚微微一愣,随即面色严肃起来,站起来对着那读书人一抱拳道:“花和尚我受教了?”
^^^^^^^^^^^^^^^^^^^^^^^^^^^^^^^^^^^
杨峥听在耳里,不由得感叹了声:“这人倒也有些忧国忧民!”先前总觉得这人浑身散发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一直不知这气息来自哪里,此时方才明白,那是他年纪轻轻,却没有一般读书人的傲气,眉宇间的那股正气,那股心忧天下的正气让他看清来有些不同。
“这个时代是明朝最为辉煌的时代,上启永乐下开洪宣,不应该有这等忧国忧民的人物才对啊?”
他心中有了疑惑,便十分的好奇那读书人的一举一动,只是一个大男人盯着人家看,终究是不妥,所以他只是不时的看上两眼,好能从蛛丝马迹中,看出此等人物到底是何妨神圣。
左侧的那年轻书生,目光同样落在读书人的脸上,扫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