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虽然始千隋朝时期,给人第印象好像凡经仁。收藏~顶*点*书城书友整~理提~供蚁,须不知离胡戈现在所处的贞观二年,才仅仅过去了二十三年而已。
和日后的修改版相比,每项流传千年的制度草创之时都难免会有些简陋,这科举之政也是一样,且不说这时的科举和后来宋、明时期的差别巨大,就是和本朝中后期相比,也是大不一样。
不过再怎么略显青涩,可以说,这项制度的出现,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被世家大族独霸的政治舞台上。开始慢慢有庶民的身影出现,人民不再只是时代的看客,毫无选择的忍受着“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世道,他们中的有识之士,也拥有了左右自己以及自己曾经所属的那个群体命运的机会,开始参与到对这个国家的管理中来。并不是说隋以前就没有庶民参政,只是从前那些历史长河中的星星点点与这渐成制度的选拨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若干年后,科举取士虽然被取消,但考试制度依然活跃在这个传承千年的东方古国里,它仍是人们用来改变命运的最后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越穷的地方,越是不断涌现出新时代高考文、理“状元”的根源所在从那每年几百上千人通过考试争夺某个职位的现象也可窥见一斑。
顺便说一句,科举制度的创建人乃是隋焰帝杨广,一个在身上能和李世民找到许多共同点的人。
“军爷,这秀才、明经、进士有什么区别啊?”这时,一直低头不语的胡戈开口说话了,既然刘诗薇是他绝对不可能放手的未来伴侣,那么他就要义无反顾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无论它是通途大道,还是独木桥,胡戈都准备勇往直前的走下去。一听这个问题,军牟就知道胡戈对当下的科举考试完全不了解,点了点头,便详细的给他介绍道:
“秀才科设立于武德四年,考试的范围是五道方略策,明经科考的是儒家经典,须通两经,另外还需试墨策十道,这进士科乃是考试时务策五道,另外还有明字科和明法科,不过这两种考试不适合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