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耕唐 > 第五十四章 书房献策

第五十四章 书房献策(3 / 5)

又怎堪栋梁,来,跟蔡公说说你的想法!”军爷笑道,示意胡戈继续说下去。

见军爷完全没把自己有违圣意的作法当做不妥,胡戈心里有了底,接着说道:“民田越来越少,官田又不纳税,我在想,看有什么办法能将这关中有限的土地全部掌握在朝廷手上,把不纳税的田地都置换出来,分配给百姓,最终达到关中粮食自给自足,甚至盈余的目的,日后假如西面生战事,也好保证后勤无虞。但现在我朝仅民用每年还需从关外运进数十万石粮食,若日后京城人口再增,又或有战事生,那么这个数字还要无限增大!”

历史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越来越依赖外面的粮食输入,到了宋初,水道堵塞,以一国之力竟然都无法承担6路运粮的耗费,最后宋太祖不得不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定都。

“西部前线?兄弟,你考虑的够远的啊!”军爷笑道。

“说说置换田地的事,再说说西部前线的事!”杜如晦对胡戈的话很感兴趣,吩咐道。

“下官当年流浪江湖时,无意中得来两种优良稻种,我把它们叫做早稻和晚稻,一年里早稻种完了可以接着种晚稻,这就相当于一块田里一年的收获能抵平常两年之功甚至更多,等我的稻种培养成功,到时候便可以对愿意往南方迁移职分田与永业田的官员放,这样便腾出了关中土地,让京畿百姓尽量都能分上百亩田地。”

自己手上还有一年里可以轮番耕种的冬小麦和夏玉米,只是这两种作物同样也适合在关中种植,看来推出的时间上不能和杂交稻冲突了,不然谁还愿意往南方迁移,至于什么时候推出,怎么推出这两种作物,自己还得好好考虑一番。

“你的意思是一年里面可以收获两次?那产量如何?”杜如晦饶是事先便知道胡戈在倒腾水稻种子,但这回亲耳从他嘴里听说,还是不免有些激动。

“如果下官试种成功,具体产量虽不敢保证,但起码优于现在我大唐南方普遍耕种的稻子!”稻种虽是优良的,但自己手上没有化肥,所以产量肯定要下降一些

最新小说: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水乡风云 侯门第一纨绔 三国之风起辽东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