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汉语,王六实在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这个时期的欧洲主要是罗马帝国的文明大行其道,其他蛮族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如果要用书面书写,一般只能写希腊字和拉丁字,这两种语言都是属于印欧语系,东罗马人大部分都说希腊语,西罗马人都说拉丁语,但东罗马官方和皇室都说拉丁语。
交代完了之后,秦东正准备带人进城去找城内的官府换钱,明天早上还要发军饷,他手上只有金条和金砖、金币,没有银币和铜板,而发军饷必须要用到银币,按照他的规定,一个普通骑兵的军饷每个月是一金币另十银币,可以养活一家四口,而且这些钱的含金银量都是十足的,不是那种含金银量不足的钱币。
在罗马帝国末期,钱币中的金银含量比罗马帝国早期的钱币少了很多,据后世有学者研究统计,从公元138—301年,罗马军人的服装价格上涨了166倍,自2世纪中叶到3世纪末,小麦的价格上涨了200倍,按照复利计算,这段时间的物价上涨率每年在5%~6%。金属货币下的通货膨胀就这样发生了。
而现在是公元453年,物价比之前更高,统治者们大量发行廉价的钱币,在金币中加入铅等金属稀释金的含量,老的金银币就陆续退出流通被回收熔化,再制造更多的廉价钱币。这就是金融界所称的“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货币贬值导致交易率低下、经济衰落,又需要政斧继续投入更多的贬值货币,这种恶姓循环导致政斧信用和执政能力逐渐下降。
事实上,以银币发行量之大,如果足值发行,罗马帝国已经没有可以挖掘的银矿了。尼禄开了头,之后历代罗马皇燕京萧规曹随,如法炮制。此时的罗马银币如同今天的纸币一样,只有信用承诺和财富象征意义。
一个王朝的兴亡不仅仅处决于政治,还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有关,如果大规模发生恶姓循环的通货膨胀,那么势必引发秩序混乱,统治阶级的统治就会受到动摇,直至最后灭亡被新的政权取代。
秦东现在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