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度过港口,而后又经过襄阳,再渡江回长沙,二是直接从新野顺流而下到长沙,不过水路稍远,三则是从江夏渡江回长沙,然而,无论哪一条,皆必须经过刘表的地盘,经各地传來情报,向云知道此时江夏太守乃黄祖,已经归顺了刘表,而襄阳,则是刘表亲自坐镇,
不过相比其余两条,江夏无疑最远,而且还有黄祖大军拦路,比起襄阳好不了多少,反而更加危险,因此在向云一阵思索后,优先排除从江夏回长沙的想法,而其余两条,走水路虽然路途稍远,但却更快,而且不用经过刘表腹心之地,相对比较安全,向云最终还是决定从新野渡江,走水路回长沙,
襄阳,刘表府邸,蔡瑁正向刘表汇报着什么,
“主公,前方传來消息,向云已率残军到达新野了,是否可以准备动手了。”
主位,刘表闻言,神色微微犹豫:“如此真的好么,向云讨伐董卓乃是大义,我若是乘机对付向云,恐有失仁义,遭來天下人共怒啊。”
见刘表此刻竟还有犹豫,蔡瑁大急,劝道:“主公乃荆州牧,此次讨伐向云亦是受天子诏令行事,迫不得已而为之,况且向云身为长沙太守,却手握重兵,不将主公这荆州牧放在眼里,明显心怀不轨,主公讨伐向云,亦是顺势而为,天下人自会理解。”
闻言,双目闪过一丝寒光,心中终于做出决定,叹道道:“好吧,依计行事,此事便全权交予德珪了。”
“诺。”见刘表终于答应下來,并将大权交给自己,蔡瑁喜不自禁,拱手领命而去,
当曰,襄阳兵马调动频繁,无数襄阳兵离开襄阳,往长江方向而去,路人见状,顿时知道,战事将临,
襄阳动静闹得很大,长沙阎忠、管亥等人自然得到消息,当即下令,长沙各文臣武将聚集太守府,商议如何接应向云,
“刘表果然动手了,诸将有何建议。”向云不在,一切事情皆由阎忠决定,阎忠也未让向云失望,将长沙大理的井井有条,
“大人,主公有难,我等身为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