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状,因此婴儿得名向云,有谐音祥云之意,因为这个事件,向云在当地也有不小名声,众人都觉得向云长大一定不凡。
向云一辈有三兄弟,向云排第二,大哥名叫向胜,字圣传,出生于永寿元年(公元155),比向云大十二岁,其弟向朗比向云小一岁,出生于永康二年,其父在向云六岁时便悄然辞世,向云父亲因为向云出生时的异状,对向云非常疼爱,培养起来也是不留余地,父亲的辞世,对向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年仅六岁的向云和年仅五岁的向朗,便陪同大哥向胜披麻戴孝,不吃不喝,跪了三天,特别是向云,从小体弱,最后更是饿晕过去,在当地,向云三兄弟的孝心成为众人美谈。
父亲死后,向胜继承父亲遗志,专心培养向云和向朗,在向云、向朗年仅十二三岁时便提前束扎发髻,将两人送往颍川阳翟,事师于司马徽之下,这次,临近年关,加上一年盘缠几乎用尽,向云、向朗便辞别司马徽,准备回家过年,同时拿些盘缠,不料马车行至荆豫两州交界处时被山匪截住,向云更是因为匪徒粗鲁,后脑磕到马车上,向云本来就从小体弱多病,那经得起这么一撞,结果自然晕了过去,而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向云看到的了,想来那个向云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夭折了吧?说起来怪倒霉的。
想到此,向云不得不为这个同名同姓的老祖宗默哀,能够事师司马徽,也许向云不死,在历史上可能会留下那么一笔,想起来长,其实这些事情也只是在向云脑海一闪而逝而已。
见到向军被绑,向朗有些紧张的往后缩了缩,现在的他可还不是以后的蜀汉大臣,只是一个普通孩童,遇到这种情形没有哭出来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这时,向云也从回忆中清醒过来,见到向朗神色紧张,想起向朗那种对自己发自内心的亲近之意,向云心中一暖,抓住向朗的手,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拉着他神态自若的向外走去。
向云并未注意到,在他走后,那个被称为何先生的中年男子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脸上露出欣赏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