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而射之。贼众大乱,因而纵击,所向摧陷,斩级获生,不可胜数。而余贼党老幼男女数万人并来降附。于是郡境无虞,年谷丰稔,感帝恩德,若亢阳之逢膏雨焉。
注三:义宁元年,冬十一月甲子,少帝以帝为丞相,进封唐王,位在王公上。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改“教“称“令”。
万机百度,礼乐征伐,兵马粮仗,庶绩群官,并责成于相府。惟郊祀天地,四时禘祫奏闻。
帝固辞不拜,公卿将佐等请曰:“公负孺子当朝,岂得辞乎摄政公不入相,王室何依临兹大节,义无小让。”
帝叹曰:“王家失鹿,遂使孤同老狼。”
乃奉诏受册。乙丑,榆林、灵武、五原、平凉、安定诸郡,并举城降。并遣使诣义军请命。于是遣书发使,慰喻巴蜀。丙寅,置丞相府长史已下属官。还以大将军府僚裴寂等依次为之。
己卯,以陇西公为唐王世子,改封敦煌公为秦国公,四郎元吉为齐国公。仍改太原留守为镇北府,总统山东诸郡。
注四: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注五:"贞观之治"
重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
第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