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1点20分,一次常规的实验开始了。4号反应堆在预订计划内进行关闭检修,同时进行着测试反应堆涡轮发电机能否提供辅助动力给安全系统。相关的实验已经进行过多次,虽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不过经过改进后,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
这项实验是从25日下午就开始了前期工作,反应堆经过控制能量输出后,在操作人员的粗心大意下,实际参数并不准确,而反应堆控制棒也被削减到了一个危险的数量,可惜的是没有人知道,或者没有人关心这一切。
当突然爆发的反应堆能量跃升到十倍实验正常操作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急忙拿来的控制棒没有完全进入,控制棒插入管道受影响弯曲变形了。核燃料开始溶化,蒸汽压力也急剧的增加,最后导致爆炸。
当初建设反应堆时,考虑到经济因素和所占面积太大,所以,反应堆外部保护层是单一式的,蒸汽爆炸使反应堆破裂,直接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扩散,悲剧产生了。
事故当场就造成31人死亡,数千人受到强烈辐射,对环境的影响也极为恶劣。
2年后,还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来自世界各国和各个组织的事故善后工作小组成员都凝视着最后一台起重机的机械臂把重达4吨的混凝土浇筑在发生事故的第四号核反应堆机组的主体建筑上。具专家分析,里面的反应炉里还有整个反应炉90%以上的核燃料,那是大约有180吨的含有活性的放射粒子物质,在爆炸后的高温和整体大楼被十几层混凝土完全封闭后所形成的空间中,凝化成一种类似陶瓷状的物质。
从事故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2年的时间了,没有人知道这种物质是如何形成的,许多科学家为此争论不休,也没有条件创造实验加以分析,总不能再来一次核泄漏和爆炸吧?但是对于那180吨的带有严重辐射的放射粒子的处置,则没有更多的疑义,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只能封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