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我赵德芳不当八贤王 > 第二十章 ?可惜红颜太薄命

第二十章 ?可惜红颜太薄命(1 / 4)

燕国大长公主与赵光义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一是理念上的冲突二是自小不亲近。

作为大妹,燕国长公主可谓是跟着赵匡胤长大的,兄妹感情很亲近。

相应的,赵匡胤外出作战的那些年,家里大大小小虽不至于说心惊胆颤,但在五代十国那种乱世里,一家老弱小孩毕竟还是在心惊胆颤中度过的。那时候,燕国长公主虽不是赵家长女,但是长女病亡后,她就是里里外外照顾一家人的第二人。

她首先帮助孝惠皇后打点赵家在京师的一切所需,又帮衬着孝明皇后在太祖享国前后的那段时间侍奉昭宪杜太后,抚养赵德昭等几个孩子,大宋立国后,她又作为带头安抚跟着太祖平定天下的那些功臣们,可谓是威望之高,即可与孝明皇后相比肩。

这原本也是赵光义必须照顾的重点,可谁让她立场坚定地坚持皇储当“立嫡立长”的传统呢。

若说是承平盛世,一个长公主的意见说忽略那也就忽略了,没什么打紧,可这是大宋初创早期,长公主的发言权很重。

而且,她可是参与了赵宋建立太庙、追封先祖的大事的人。

远在唐朝时,赵家的先祖,大宋开国后追封为僖祖的赵朓是为永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作为官宦人家,自然是立嫡立长的家规,这可是赵宋太庙的始祖啊,留下的规矩自然也是赵家的规矩。而后顺祖赵珽,而后翼祖赵敬,这是长公主没有见过,但承担了他们留下来的家族与家规的见证之人。

其后,宣祖赵弘殷,也就是太祖与长公主的父亲,那可是后周显德三年去世的人物,更是后周朝廷封为天水县男、追赠太尉,武清军节度使的战功赫赫的狠人,长公主自然见过,也自然见证了宣祖立嫡立长的家规。

于国而言,长公主封燕国长公主,须知僖祖、顺祖、翼祖的陵寝可都在幽州,燕国公主这个封号其中的分量就可想而知,她坚持立嫡立长的立储原则,且不说有多少人跟随着,单就她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态度了。

有时候甚至可

最新小说: 侯门第一纨绔 这个相公不老实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执掌天下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亮剑:钢铁雄心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三国之风起辽东 水浒外传之西门大官人 血色战场:一个医生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