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吓得那个西府的官员心里一阵肝颤,心道自己不过是想要和这儿刘杀神套个交情,哪成想居然还被一口回绝,当下却是不敢再开口了。这官员乃是西府之中派出来一起清算被炒逆臣的家的,高俅和刘仲武等人被打成了谋逆之罪,这大罪,就是有多少的免死金牌都不管用的。何况还是被赵桓亲口定的罪。只是这东府的老大领头羊蔡京蔡相公却是真真的是官场上的不倒翁一般,太上和陛下的打的昏天暗地,这位蔡公相却是独善其身,多少的官吏被牵扯进去了,这位老公相却是安稳的如同泰山一般,便是赵桓也抓不着老公相任何把柄,只得嘉奖了一番了事。算是安抚了蔡京。也算是给没有参加叛乱的大臣一个交代,而是多跟少跟或者不给的区别便是这样的大。
而作为回报,这位蔡公相是每日亲力亲为,勤勤恳恳,让许多的大臣都觉得老公相都这把年近,再有个三两年便可以致仕养老了。不过现在看来,还真是蛮拼的。查抄高俅的家,派了东府之中不少的能干之吏,前来替刘平帮忙,至于这是真帮忙还是浑水摸鱼,那却是不得而知了。
作为北宋的经济和政治的权利中心,悉数都是由这东西两府来控制,而作为宰相的蔡京则是亲手接管着东府,一掌便是将近二十多年,真所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职位。有宋一代,沿袭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后在其上有做了一些修改,变成了二府三司制度。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宋代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军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