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据上,卢向东填写的是尖沟村村部。
那位女邮电员看了一眼,有些惊讶:“你是尖沟村的啊,我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这有你们村一封信,能不能帮我们带回去?”
过去,除了挂号信和汇款单,寄于尖沟村的普通信函都是村里有人下山办事的时候自己带回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尖沟村在大青山上,邮递员跑一趟就得半天功夫,送一次信,其他事情就办不了了。
“没事,交给我吧。”但卢向东很快又想起一个问题,“我订的报纸能不能帮忙收好,或者三天,或者五天,我让人下山取一次。”
“那再好不过了。”刚开始,女邮电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否则她很可能不会把报纸订给卢向东。现在卢向东自然提出了解决方案,却是帮了她大忙。她一边说,一边翻出一封信递给卢向东。
卢同东接过来一看,自己却乐了,那封信本来就是寄给他的,是杨眉从燕京寄来的。这封信来得很奇怪,因为杨眉已经有半年没有给他写过信了。更奇怪的是,杨眉竟然在信中向他索要照片,理由居然是她马上要毕业分配了,以后天各一方,恐怕再也碰不到面,所以要张照片留着纪念。
对于这个奇怪的要求,卢向东并没有惊讶。去年,他也刚刚经历过那个伤感、离别的季节,即使平时不太友好的同学,也会互相交换照片,以作纪念。杨眉很快也要面临那个季节,她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只是卢向东毕业以后就没有拍过照片,看样子想满足这个姑娘的要求,他还必须抽空回县城一趟。
乘着李长顺的拖拉机回到上山,整个尖沟村都轰动了。倒不是因为村里没有电视机,而是卢向东新买的这台电视机将摆在村部,所有村民都可以来观看。卢向东能够预见到,村部这里,今后将会成为全村最热闹的地方。
透过村民们的反应,可以想像得出来,他们平时的文化生活是何其贫乏。事实也的确如此,尖沟村已经有七八年没有放过电影了。即使有两户人家买了电视机,但是为了节约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