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奔西走,跑得气喘吁吁,“小七。那边那边!”
等小娃儿呼哧呼哧跑过去,还没俯下身子,那球就被他三奶奶(泥鳅娘)轻轻踢了一脚。往对面滚去。
对面他姑奶奶(刘小妹)立即喊道:“小七,这边这边!”
于是小娃儿又转回头再追。
再看苞谷,任人怎么哄,也不肯动一步。
大伙儿都纳闷:这娃儿咋这么呆头呆脑的哩?
要不是郑氏身份不一般,她们准要大惊小怪地嚷“这娃儿莫不是傻子吧?”眼下是没人敢说的,那也太没眼色了。可她们的嘴上没说,脸上的神情却代嘴巴说了。
也不知天底下的娘是不是都一个心思,那就是见不得人说自己儿女不好。因此,即便郑氏一贯淡然,也被众人看小儿子那怀疑的目光弄得不自在。
她低头问苞谷道:“不去跟小七抢球玩?”
苞谷摇头。
郑氏郁闷极了。心道儿子太不给老娘争面子了。
刘大顺的媳妇看着跑得欢实的大孙子,心里十分得意,暗道张家娃儿也不是都聪明嘛。菊花生这老幺的时候,怕是年纪大了,所以养得不好,有些个傻。
于是,她格外卖弄地招呼小孙子:
“小七好能干!再跑快些。”
“咱小七最乖……”
小七经过幸苦的奔波,终于抓住了一回球,乐得呵呵大笑,极有成就感。
众人见他如此有趣,便又想出新花样来逗他玩,有人喊道:“小七,我站着好累哩!帮我端个小板凳来。”
于是,小娃儿急忙跑去外面,用双手吃力地端了根小板凳进来送上。跨过门槛的时候,还差点跌了一跤。
大家自然都交口称赞他。
跟着泥鳅奶奶又说要吃麻糖。
刘大顺媳妇便让他从另一张桌案上将装麻糖的碟子端了送给老太太,特别嘱咐要小心,不能掉地上打翻了。
于是小娃儿忙又去充当跑腿的,小心翼翼地端了碟子,放慢了脚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