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周夫子要求置办的,不希望张家聘礼金玉闪光、珠宝耀目。
但是。毕竟是王爷下定,也不可太简,太简则失了应有的富贵威仪。所以,剩下几担除了聘金衣服鞋袜等外,还有头面首饰,并各色珠玉簪环等,件件都不是凡品。
在场大多出身名门,一眼看去。心下有数,遂笑着恭贺,纷纷称赞玄武王这聘礼别致。
当下。将聘礼交割后,在黄夫子和田夫子见证下,两家长辈互换了婚书。周家又送了回礼,板栗叩头毕,这仪式便算结束了,他从今日起就是周家未来姑爷,周菡便是张家未过门的媳妇了。
板栗一一拜见过周家长辈,又与小辈们寒暄,再在周夫子引见下,朝各方宿儒抱拳问好。
他四处周旋,言谈潇洒,人皆夸“佳婿”。
随着前院戏台上一声锣鼓响,拉开了《香木缘》上演的序幕。
凡近亲友朋和名士宿儒,都坐在早已搭好的正面喜棚内,一应茶水果品炉火都安置十分妥当;次一等以及年轻的小辈们则坐在两边;书院的学子们也想看热闹,没座位了,就站在一旁;更有乡邻村童,或爬上院墙,或攀上大树,或搬了长凳来站在凳子上,热闹的很。
周家人也不驱赶。
因老太爷说了,今日随他们乐去,只不许进后院就行了。
原由玄武王提供情节,田夫子编曲填词的《香木缘》,经周家一干人润色添加后,在靖国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以一颗木雕板栗为引子,以玄武王和周姑娘之间的巧遇牵绊、辗转离合为主线,演绎了一出曲折离奇的香木情缘。
乡下人也就看个热闹,一出一出都牵肠挂肚的,追到最后,见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欢呼鼓掌不绝。
众文人儒生则听得如痴如醉,或赞曲美,或称词妙;或言大背景波澜壮阔,或说情感缠绵悱恻;穷困书生看得热血沸腾,富贵子弟感叹警醒;有被激起报国热血的,有被牵动侠骨柔肠的,种种表现不一。
八出戏整整演了两个半时辰,中间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