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吸了血进去,所以才送给大姐的。昨晚大姐很伤心,咳了一口血出来,溅了一滴在它上面,也被吸了。我瞧见都吓傻了。大姐说·她要是不在了,这个同心鲤就送给我,做个念想,里面有她的血哩!”
她越诌越顺口,觉得自己颇有才情,没白读书认字。
刘三顺等人却越听越惊恐,刘氏婆媳冲进房内,望着床上昏睡的锦鲤无声哭泣。
正没个开交的时候·人报郑氏和板栗到了。
刘家父子听了,顾不上其他,忙叫出她们婆媳二人出去迎接。如今郑家可不是一般人家·玄武王和母亲亲自上门,那是必须迎接的。
墨鲫听了暗自高兴,趁乱赶紧把那玉雕收好,心想再不能被人瞧见了。
且说郑氏和板栗,到了郑家却听说刘家人一怒而去,问及缘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清。
郑老太太尤其生气,说刘家既然上门求亲,却又为早嫁晚嫁的问题闹别扭,这是存心找事·当初张家嫁小葱,那多干脆!
郑氏听了皱眉,对老娘的话并不敢苟同。
她是有些经验的:这些邻里口角纠纷,有时无法计较短长。相互投契的,自然言语也投契,话往一块说·力往一处使;若是不投契的,则话不投机三句多,各论各的理。你若想分辨出对错来,只能陷入一团乱麻,越听越糊涂,徒耗心力。只有兼听双方的话,另辟蹊径,方才不会被绕进去。
她当即说道:“我跟板栗去刘家看看,是个什么情形。”
郑老太太问道:“你去干啥?你去求他们?不许去求!刚才我跟你爹你哥哥说得那样,他就是不答应,也不晓得他老刘家到底要置啥嫁妆,非要把日子往年后拐。我小葱还是将军哩,也没跟李家这样较劲。他闺女是闺女,人家闺女就不是闺女了?”
泥鳅姑姑听了面色尴尬,低头不语。
郑氏不想再听这些公婆理了,笑道:“娘,听你这话我还多管闲事了?我是黄瓜姑姑,又不是锦鲤姑姑。我跟小妹过去问问,我们俩是双方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