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小肚子,点了点头,他一上午才吃了几块点心和几颗松子,当然饿了。
当下,众人去了长安大街的如意楼,随意点了些东西吃了,黄豆就催弟妹们回王府——他还要回去跟姑姑交差呢!
玉米不情愿地说道:“才来就要走?花这么多银子不是好吃亏?”
黄豆白了他一眼道:“你再呆下去才真吃亏呢!一会要壶茶,一会要些点心,等天色晚了再吃晚饭,呆的时辰越长,花的银子越多。你要不走,你就留在这,我们可走了。明儿一大早还要赶路,你们都不急?”
听了这话,自从被流放后还没回过祖籍的山芋跳起身,急忙道:“急!怎么不急!我都急死了!我好惦记秦涛他们呢。还有,咱们赶早回去,鱼塘是肯定没起的,正好逮鱼;咱家有山洞,果子放在里面能存好长时候,这时候柿子、板栗……还有,藕塘里留的藕种,挖出来灌了糯米煮熟了又粉又香,不比夏天的藕,是脆的……”
几个小的听了他的话,顿时也兴奋起来。
除了青莲,也就南瓜很小的时候去过清南村,花生根本没回过祖籍,玉米啥也不记得了,他们整天听哥哥姐姐把清南村夸得天下少有,能不向往嘛!
兄弟们嬉笑着出了雅间,正在廊道上走着,忽然从旁边雅间里出来两个女子,其中一人戴着帷帽,素纱遮面,另一人是个丫头。
那丫头看见他们,惊喜地叫道:“郑少爷!”
黄豆听了一怔,定睛一看,对那个戴帷帽的女子欣喜地招呼道:“初雨妹妹!”
那女子掀开面纱,却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甚是秀美,浑身透着书卷气。看见黄豆,眼神霎时亮灿灿的:“黄豆哥哥!”又看向青莲,“青莲弟弟也来了?”
青莲叫了一声“初雨姐姐”,便不吱声了。
原来,这是黄夫子的孙女黄初雨。其父现任京兆府学政,她便随家人搬来京城居住了。
两人略寒暄了几句,黄豆才知道,黄初雨是来如意楼是赴什么诗会的。
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