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你就不用着急赶了。”
秦淼越听眼睛越亮。等他说完了,忍不住惊叹道:“板栗哥哥,我就晓得你是最有主意的。每次我有什么烦难事,让你一说,我就想开了。板栗哥哥,从来就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你,我都没见你皱眉过――你总是笑嘻嘻的。”
她高兴之下,把板栗狠狠地夸了一番。
小葱抿嘴笑道:“我哥常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急啥!他呀。从来不愁。”
板栗看着展露笑容的两个少女,苦涩地想:我从来不愁么?
沾了青山书院的光,清南村的人对边关的消息总是知道的比别的地方多。除了县衙会定期送邸报过来,似乎书院还另有消息途径。
几个月来,靖元两国交战一直没停过。互有胜败,也无需多述说。
这情形进入六月才好些。
两国的百姓却都熬不住了。
西北边关受战事影响,春耕延误不说,有些地方被敌人掳掠,十室九空,一片荒芜;便是南方,因为征集钱粮,抽调民夫,更有贪官酷吏摊派加税,百姓苦不堪言。
集市上卖儿女的多了起来,要饭乞讨的也多了起来,甚至偷窃抢劫案件也急剧增多,一派乱世征兆。
因这战事的影响,永平十四年的童生试未能如期举行。
然而战争却无法停止,元国人也好,靖国人也罢,各自心里都装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养家糊口是他们的责任,正义和真理,永远辨不清。
刚进入八月,元队就蠢蠢欲动,不时有小股军民深入靖国境内烧杀劫掠,令人防不胜防。
于是,大战再起。
一批又一批新军被征招到边关,乡试也暂停了,看情形要影响到来年的会试。
正当民众满心疲惫的时候,十月初,忽然传出了议和的消息,只是还未确定。
朝廷官员分做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吵闹不休。
主战派也并非好战,乃是因为元国提出的议和条件太过苛刻,故而不肯失了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