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应承。
这也是张家和郑家每年春秋农忙时的定例了,且板栗跟葫芦他们都很自律,不会因此耽误功课的。
于是,葫芦、板栗、青山、黄瓜、刘井儿五人便得了一个月的假期,各自去山上的木耳场子帮忙了,万元、方五等几个也跟了他们去。
板栗带着冬子和万元,去了离家最近的一片山林。
他们跑了好几处木耳场子,监看木耳采收,连晌午饭也是跟雇工们一块在山上吃的。
到申时初,这一片山的大管事刘黑皮便对他道板栗,你们先吧。总不好整天在这忙,也要留些空出来读书。”
他们不过是来学习理事的,读书才是主务,不能本末倒置了。
板栗看看天,忙点头笑道黑皮叔,那我们就先了。”
刘黑皮点头道去吧!这也没啥事了,不过是要勤快些干活。不像夏天的时候,老下雨,木耳烂了许多;如今秋天,这天也争气,就下雨,也是朦朦细雨。这还正好哩,省得给树浇水了,咱们少遭了不少罪。”
说起这个,板栗也很开心。
汉子们往来穿梭,将摘下来的新鲜木耳一担担挑往另一边场院,又有和婆子,背着捡来的蘑菇送进来,集中处置,或晒干,或烘干,然后再封装入库。
他想,这一季收入怕是能捞回夏天亏的本儿。
又四处查看了一会,才带着万元和冬子下山。
在路上,板栗问万元,他祖母要卖了他的事可弄妥了。
万元点头,扫了身边少年一眼,轻声道我跟她说,她要是卖了招弟,我就带着娘和弟弟们搬住,不在张家做工了,反正家里田地也有我们三房一份。”
板栗听了一愣,停下脚步,瞅着万元好一会,才笑道真亏你能想出来!这是破罐子破摔了,又叫‘釜底抽薪’,她想必是不舍得的。如今这样,你一月也能孝敬她不少。”
万元点点头。
他跟娘若是不要张家这份工了,他祖母跟大伯他们也捞不到好处——张家可不会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