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南方,重点依靠的就是商贸赋税之收入,而且南方还历经了免除三年农业赋税的时期,让商贸之赋税收入,成为朝廷赋税收入之支撑。
想要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不简单的,商会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商贸交易就意味着钱财之收入,若是没有统一规范,各种各样的情形都可能出现,故而商会按照官府之要求。制定了严格的制度,用以规范商贾之行为,毕竟都是经商之人,熟悉商贸之流程。故而商会制定的诸多规则,让诸多商贾是心服口服的。
也是因为如此,总商会之成立。在商界之中,引发了多方博弈。
邹仕鸣与何玉贵两人进入总商会,这是众望所归,不会引发多大的争议,可除开两人之外,其余哪些方面之代表能够进入到总商会,这就值得商榷了,而且朝廷已经公开了意思,总商会之会长,有户部之官员直接兼任,这意味着总商会将成为户部或者是朝廷直接管辖之机构,日后的权威将更大。
这就让众多的商贾开始重视和竞争了,各方商贸之代表,以及各地商会之代表,都是高度重视,希望能够有自己方面的代表进入总商会,在将来总商会之中发挥作用,一时间,众多的商贾云集京城长安,摩拳擦掌,各自找到关系,希望能够在总商会之中有一席之地。
商贸之经营,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平日里的经营如此,积累财富不断发展壮大更是如此,那些生意做的很大的商贾,多少都是有一些关系的,当然关系也有强弱之分,若是能够攀上朝中丞相,那是不用担心的,肯定能够进入总商会,能够攀附到丞相的商贾毕竟不多,更多的商贾将眼神对准了节度使,毕竟商贸交易与地方官府之赋税收入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这令总商会的成立,不亚于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了。
第一丞相崔安潜、户部尚书于承惠以及礼部尚书崔慎由,来到了紫宸殿,他们是专门禀报总商会成立事宜的,三名丞相出面禀报此事,可见总商会之成立,引起了朝廷的特别关注。
崔安潜是第一丞相,而且